close

遇合

遇合秒殺搶購

遇合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14年07月10日止

  • 遇合

    想了解更多遇合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跟著書寫的女人們一塊
    尋找疼惜自己的
    回憶火種!

    【學者】成令方.范雲.劉紀雯 作序.跋
    【作家】朱天心.愛亞.蘇偉貞 推薦

      不論是明亮溫暖的記憶物件和場景:白雪泡泡糖、郵票、錢幣、銅盆、指環、父親的通訊錄、酢醬草、柑仔店、一首謠曲、還能抓蝦摸魚的清澈水溝、叫賣聲……或是飾滿時代悲情的心底暗影:監獄、無法上學的小腳、戰亂時洶湧撲打來的陌生人潮、一張僅存的童年照片……它們有些仍留存有些卻一逝不返。它們拼貼在一塊也拼貼時空,喚出青春殘像,共同構築出多種版本的真實歷史書寫。

    是「遇合」
    不同源頭生命河流的點點滴滴在此匯聚,純真心靈穿越時間的故事;

    也是「癒合」
    回返、正視個人和族群的創傷:過去的悲苦是現在積極人生的禮物。

      這些記憶的拼貼者、織錦女工,婆婆媽媽作者們(族群屬性上不一定是盡是外省),沒有書寫國家歷史的企圖,卻在一個個真實故事中,補述了近代台灣社會發展與兩岸關係的演變歷程。在經歷了晚輩們難以想像的命運遇合體驗之外,現在她們開始嘗試塑造另一次艱難的遇合:有的進入斑剝破碎的回憶;有的則是決定重新開墾不知多久前深藏起來的,充滿理想、美夢和浪漫情懷的溫厚土壤。

      那些非關政治的「遇合∕癒合」經歷,是個人生命和情感上的緣會與離合──是環境與人們互動關係的張弛變化,是色彩繁多的織錦,彼此交織、對話,豐富了、複雜化了我們對台灣∕群族∕女性的認識,以及彼此相屬的生命共同感。同時,也開放地邀請著讀者加入,在我們共同立足、生活著的這個時空,延伸經歷與回憶,去說出、寫出自己的故事。

    策劃者簡介

    外省臺灣人協會

      二○○四年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循著族群區隔線迅速分裂。族群議題在人民生活中,成了難以討論的對立話題;台灣社會在逐漸裂解的兩端,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溝通的橋樑。

      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群人誠惶誠恐的出發,勇敢的以「外省台灣人」這樣的身分認同,成立外省台灣人協會,作為努力搭橋的位置。「我們想要透過文化工作,藉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公民政治中的裂痕,讓族群議題的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呈現。」

      目前已策畫出版《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等書。

    主編簡介

    鄭美里

      蒲公英寫作班(第二期)講師之一,曾任職於中國時報、女書出版……等;喜歡讀書寫字看電影思考生命,並與人分享。曾出版性別研究專著《女兒圈》,目前為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正在撰寫離散女性自傳的研究論文,也在社區大學開設「讀文學.看電影.說自己」、「生命與書寫」等課程。e-mail: meili.m1119@msa.hinet.net

    主辦單位

    台灣民主基金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聯合報

    關於「蒲公英外省女性.生活史寫作工作坊」

      鼓勵對外省族群歷史記憶有興趣、想要創作的女性參加,為一開設於永和社區大學之免費參加的學習課程。

      出發點主要來自對族群關係與歷史的關懷。幾經討論下,策劃者外台會認為個人並非歷史的「旁觀者」而是「詮釋者」,生活史的創作可以讓寫作者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保留主觀情感;不是被動地回應外在提問,而是主動向自己提問,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加以鋪陳和回答。因此採取寫作坊的形式,而非透過一般學術調查或口述歷史的途徑。

      同時,也希望幫助外省女性培養創作的能力與興趣,離開寫作坊後,可以繼續在探索、記錄和創造中,為自我的生命增添神采。

     

    目錄

    成令方.范雲 序

    輯一「章回人生」

    書寫離亂時代裡有如章回小說般的悲歡離合人生;

    逃難的新娘∕上學與小腳之間∕緣起烽火蔓延時∕我的人生∕非關探親∕烽火中的跨國之愛∕杯中淚∕愛比受更快樂

    輯二「微物記憶」

    以物寓情,召喚家族記憶;

    父親的通訊錄∕三代情∕一束花白的頭髮∕指環裡的祖孫情∕寶瓶與洋火∕大拉翅
    童洋裝∕銅盆 ∕袁大頭及五仟元

    輯三「時空迴紋」

    穿越、迴繞時空,是聚焦特定空間或對某個生命階段的憶寫;

    我的故鄉∕踢毽子∕石鼓∕酢漿草∕劃過台北夜空的彗星──回憶《歐洲雜誌》∕大門口和煤球廠?∕阿婆仔ㄟ柑仔店∕跳舞時光∕水交社的麵∕驚恐的一夜∕一張家庭照∕我的純真年代∕大姊與我

    輯四「交融疊影」

    跨越族群∕國族∕種族疆界,演示邊界激盪的精彩火花。

    山與海的交會∕不同調合唱曲∕破冰∕新年禮物∕挑女婿∕相見歡∕像我這樣一個女子∕大鵬灣與吳大哥∕南國小院 ∕東西連理∕相逢何必曾相識∕阿溜與大聲公∕桂林來的阿姨

    附錄「拼貼時空.記憶歷史」∕編後記∕劉紀雯.跋

     

    編後記

    成就織錦的手(節錄)

    文∕鄭美里(本書主編)

      「遇合」這兩個字浮現在我腦海時,是在我接下外台會委託主編「蒲公英寫作班」這本書的企劃階段,當時我想的是「時代的際遇、族群的融合」,前者是因為在寫作班的課堂上,我們以國府遷台的歷史時空為基本的理解框架,針對不同的議題(從故鄉、遷移、童玩與童謠、食物、跨族群經驗、難忘的物件、照片與生命階段……)訴說、分享時,身為帶領者的我往往被姊妹們的故事吸引、撼動,沉醉在一種獨特的時代感裡,為生命處在戰亂過程中的際遇、巧合,心情起伏跌宕;另一方面,這個書名當然也是為了回應族群議題被政治操作造成的裂痕、傷口,取其諧音「癒合」,希望透過女性書寫族群經驗,以小搏大,顛覆壓迫性的主流政治敘事,讓屬於庶民的生命故事為台灣的歷史提供另一種不同的觀點,並進而透過書寫和閱讀,癒合個人和族群的創傷。

      但是後來,「遇合」又演繹了更多的可能,包括:誰跟誰遇?如何相遇?誰跟誰合?如何能合?首先這本書成書的過程,就是一個堪稱美麗的多方聚合,一開始是外台會策劃、在全國五個社區大學(中正、文山、永和、新興、台南社大)舉辦六個寫作班,以書寫記錄外省女性經驗為主的「蒲公英寫作班」,而社區大學的在地性也使得此一寫作計劃成為具有草根精神的文化運動,而本書便是以參與這次寫作班將近一百位學員為徵稿對象,經過企劃、徵稿、選稿,並編輯完成的。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本書的副標題──「外省∕女性書寫誌」,在「外省」和「女性」之間加上了一道斜線,這是因為參與蒲公英寫作班的成員雖然都是(生理和社會性別上的)女性,但在族群屬性上倒不一定是外省,也有因為婚配成為外省媳婦、或認同廣義的移民(清代漢人移民)、或關心族群議題的外省之友,這也使得本書呈現了很大的差異性,不只年齡(由三四十歲到七八十歲)有差異、地域和流離遷徙的過程有差異、階級有差異、族群屬性乃至文化認同、身分認同也有差異,更不用說,正文包括三十五位作者(加上附錄還會更多),每一個個體獨特的生命感受……這些差異讓這本書變成一塊色彩繁多的織錦,彼此交織、對話,甚至也偶有齟齬,而這種自我訴說與相互對話,有如寫作班情境的輾轉重現,它既豐富了、也複雜化了我們對台灣∕群族∕女性的認識,也邀請著讀者加入,去說出、寫出自己的故事;至於選集的共同性,便是我們所立足、生活著的這個時空,我們曾經並且正在經歷的歷史,使我們就算在吵嚷不休、灰心憤怒之際,仍不會忘記彼此相屬的一種生命共同感吧!

      本書在編輯上分為四大單元,輯一「章回人生」書寫離亂時代裡有如章回小說般的悲歡離合人生;輯二「微物記憶」以物寓情,召喚家族記憶;輯三「時空迴紋」穿越、迴繞時空,是聚焦特定空間或對某個生命階段的憶寫;輯四「交融疊影」跨越族群∕國族∕種族疆界,演示邊界激盪的精彩火花。此外,附錄「拼貼時空?記憶歷史」是由外台會執行長黃洛斐提供了有關族群、兩岸的重要事件的公史版本,再邀請蒲公英姊妹們書寫親身經歷的私史,每則設定三百字左右,希望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拼貼時空,喚起時代記憶、共同構築出多種版本的歷史書寫。

      在寫作班結束一年半之後,我跟姊妹又相聚在一起,在永和,少芬的家,這天中午她煮了家鄉菜、天津名菜「貼餑餑熬小魚」邀請這班姊妹,於是她們繼續維持著每星期一固定的寫作聚會這次便移到她家。我帶著正在校對的書稿,趁便讓這些作者自己再看一遍,原本南腔北調、七嘴八舌熱烈分享著的姊妹,看起稿子來完全變了樣,聚精會神,美極了,我忍不住拍了一些照片,當天也留下「七美圖」的合照。2006年秋天帶領永和社大(初階班)的這十二個星期四下午,我和這一班的姊妹們有了美麗的遇合;而透過文字我也和其他班的姊妹有了心靈的交會,感謝她們費心寫下精采的生命故事,甚至勇敢面對生命的創傷,才能編織出這一豐富的織錦。

      除了提供稿件的作者們,這本書的出版首要歸功「始作俑者」──外省台灣人協會,第二期計劃主持人范雲辛苦籌畫、寫企劃案申請經費補助才使蒲公英寫作班得以順利起飛,而執行長黃洛斐張羅大小事務,她的活力、理想和熱情讓我佩服,她對政治的敏感度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還要感謝的是這次為本書寫推薦序的劉紀雯老師和成令方老師,劉老師是研究後現代、後殖民和女性主義非常優秀的學者,讀她的序就可以看見她的嚴謹和功力;而令方關注婦運、反戰等社會運動,她待人的熱情和演講的魅力,是我二十幾歲時的偶像,在外台會的合作過程中又與她相遇,對我來講,真是姊妹情緣完不了。兩位都是非常優秀、用功的女性主義學者,劉老師專長文學,令方研究歷史,而文學和歷史正是這本書的兩個面向。

      回想我童少和青春時的生命中,我的恩師與好同學們,她∕他們帶領我認識了外省族群的文化,讓我這個三合院長大的山村小孩有了不同的體驗和視野,對她∕他們的記憶和感情是我在編輯這本書時,內心湧動不休的,但願她∕他們也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自傳衝動似乎也被撩起,回憶常襲心頭,或許「遇合」也可以不那麼關乎政治,而是個人生命和情感上的緣會與離合吧。

     

    詳細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ylgo57869 的頭像
      aylgo57869

      aylgo57869的部落格

      aylgo578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